http://hustxb.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940043
图为:
▲1963年,703专业学生拍摄的毕业照。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追忆工程物理系建设发展始末
图为:
▲1963年,703专业学生拍摄的毕业照。
▲2013年11月,703专业部分师生和家属在北京相聚。(前排从左至右:陈婉华、吴秀林、徐辉碧、张赣兰,后排从左至右:陈荣章、龙耀庭、刘鸿忠、李定凡、桂太康)
▲2013年12月13日,校史研究室举行原工程物理系703专业部分教师座谈会,徐辉碧、钱衡弼、王海龙、沈其文、韦世鹤、闻立标、袁礼明、彭贤柱等8位教师参加。
2013年11月,校史馆收到校友李定凡捐赠的展示我国核工业发展历程的三个模型,分别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升起的蘑菇云模型、我国新一代战略导弹核潜艇模型和秦山一期30万千瓦核电机组模型。李定凡1963年毕业于我校原工程物理系放射化工(703)专业,曾先后任核工业部副部长、核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
1958年,我校创办工程物理系(当时对外称“7系”),设实验核物理、原子反应堆工程、放射化工和金属物理等专业。1961年,由于专业耗资巨大等原因,该系被调整下马。其存在时间虽短,但仍培养出一批在核工业和其他战线上成绩卓越的人才。该系培养的青年教师也转到其他相近专业,成为各单位的骨干,为我校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工程物理系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老一辈华中大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通过走访亲历当年建设发展史的一批教师,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攻坚克难办学
情系工程物理
李再光口述李旭玫整理
1958年5月,我在原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参加留苏考试。考完试后,我想起电工学的理论基础教科书上提到的一种电子感应加速器,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出现。毛主席号召青年人要敢想敢干,于是我就想尝试研制,为教学实验提供新装备。我的想法得到了院系领导的支持,系里很快便组织7名青年教师和电机系17名学生成立了电子感应加速器课题组。
我们先学习电子感应加速器原理和结构,随后分工设计制造和调试各部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59年8月,电子感应加速器在总装调试后终于研制成功。这是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制成功的电子感应加速器。
加速器的研制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时任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朱九思常来指导。后来我到北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大庆观礼,在国庆宴会上我向原二机部的副部长钱三强口头和书面汇报了华中工学院已经研制出电子感应加速器。
1958年6月,国家提出要研制原子弹,需要选拔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当时全国研制加速器的有几个学校和研究所,在北京开过两次加速器研讨会,都有二三十人参加。原二机部的邓局长和中科院的力一所长均参加了两次会议,并要我主持会议,他们对我校研制加速器的情况很了解。朱九思要求我写报告,申办工程物理系,报告很快便获得教育部和原二机部的批准。
1958年11月,工程物理系成立。当时最缺的是专业课教师和实验设备,原二机部给了很大支持,除了安排老师去苏联原子能实验室学习,还给我们调来了中子源,这是核反应堆专业最重要的实验设备。我们自己研制的电子加速器则是核物理专业最重要的实验设备。我找到当时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主任何东昌,他很快就派来了他们的毕业生毛少卿和陈迪训,他还邀请我们的教师去清华学习。经过大家两年多的努力,三个专业均已正常招生,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由于国家三年经济困难,1962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七大会,会后中央提出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时任学校副院长的邱静山找我谈话,说教育部已经决定了,要把工程物理系调整下来,问我的意见。我只能同意。朱九思后来问我说:“你同意了?”其实他是不大同意的,但也没有办法。
1962年7月,工程物理系下马,任课的教师都回到原来的院系,学生也被分到了其他各个院系。
工程物理系虽然下马了,但我们仍情系工程物理。后来我和丘军林、黄国标等人,在脉冲功率为168兆瓦的硅整流系统、22个无磁钢箍脉冲强磁场线圈和快速开关三个课题上,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热核聚变实验装置解决了难题。
(口述人系光电信息学院退休教授,曾任工程物理系副主任〔未设主任〕、电机系及光学工程系主任、激光研究所所长、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与703专业校友的聚会
徐辉碧
2013年11月,我和703专业部分在北京工作的校友进行了一次短暂却很有意义的聚会。参加会议的有陈婉华、李定凡、吴秀林、张赣兰、龙耀庭和刘鸿忠,以及陈婉华、张赣兰的先生。
聚会上我将学校校友会送的资料和纪念章交给他们,他们高兴极了,立刻把纪念章戴在胸前。他们是1963年毕业的,到我们聚会时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有很多往事值得回忆。几十年的峥嵘岁月,他们默默地在原子能战线上为祖国作出了许多贡献。我感受很多,汇成一句话,我对他们说:“今日母校以你们为荣。”
1962年3月,为解决杨叔子和我两地分居的问题,我从北京调到原华中工学院工作。因我曾从事过重水研究,故被分配在工程物理系原子能材料专业任教。我和703专业的同学相处的时间是在1962年至1963年。除了为他们上过一门专业课外,还参加了毕业分配工作。
当时毕业分配的方案是国家制定的。在分配方案中,有两个指标是在中国科学院,一个是北京化学研究所,另一个是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另还有8名同学要到西北去参加原子能工业的建设工作,对他们而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不仅是口号,更是行动。他们是李定凡、吴秀林、张赣兰、刘金新、肖明森、 唐实宋、田建平和曹志庆,2名女生和6名男生。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说“大西北太冷、太远了,我不想去”这样的话。历史证明:我们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思想境界是比较高的。
在这分别50年后的聚会中,他们告诉我许多我过去不知道的情况。这8位同学当时被分配到404厂的不同岗位,担负了生产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材料的任务。多年来,他们在工作岗位上都表现良好。其中突出的是班长李定凡。刚去的时候,李定凡的岗位是厂长技术秘书。为做好工作,他要求同时去车间锻炼。从1963至1986年他都在基层工作,并得到认可。1986年李定凡被推荐任命为核工业部副部长,他是703专业学生的优秀代表。这次我到北京去,收到他赠送给母校的三个模型,这三个模型中,都有他自己作出的一定贡献。
(作者系化学与化工学院退休教授,曾任703专业教师、原化学系系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艰苦创业培养人才提高自己
钱衡弼口述唐萍整理
工程物理系存在时间不长,“703”是1960年2月才成立的,1962年下半年就撤销了。当时保密制度很严,教研室之间,甚至同教研室的同事之间,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大家只凭着一股精神,一直往前干。
我们到7系报到时,教研室的房间内除了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外一无所有。调来的教师除化学教研室的王海龙老师和于翰卿老师外,其他的都是铸造专业1956级学生,他们在当时被称为提前毕业。徐辉碧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62年2月调来任教,正是雪中送炭。前后在703教研室工作过的同志约有20人。
703专业的学生大多也是在1960年从1958级的学生中转过来的。他们的基础课由化学教研室承担,其他教学任务就得由我们教研室承担。我当时刚从铸造专业转过来,放射化学是研究什么的,怎么学,怎么教?对于这些我都是一窍不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当时教研室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首先,听说黄石大冶铜矿的矿石中含有铀,便组织部分老师到当地的龙角山铜矿想方设法从矿石中提取铀,这样既能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又为专业建设打下扎实基础。第二,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大学、兰州大学、原华东化工学院去进修,为开设专业课和实验课做好准备。1960年年底至1962年1月,我被派往兰州大学进修放射化学。第三,请化学教研室老师为我们补基础,提高业务水平。
尽管当时条件差、困难多、压力大,要求又急,但在院系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同志们不怕苦、不怕累,认真钻研业务,现学现卖,较好地完成了承担的任务。这也使得703专业唯一的一届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业,按时毕业。这届学生毕业后,走上社会普遍受到好评。部分学生走上原子能工业第一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研发立下了汗马功劳,今日母校以他们为荣。
(口述人系原703专业教研室支部书记,703专业下马后,到教务处任秘书,曾任经济学院党总支书记等职务。)
鼓足劲头放手干
王海龙口述李旭玫整理
703专业刚成立时正处于困难时期,大家依然坚持工作。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原子弹,才能不受欺负。全国不知有多少同志在为这个目标努力,而我们只是做了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当时我们很需要一门放射化学的理论基础课,组织上商量派钱衡弼到兰州大学去进行为期一年多的进修。兰州大学当时就设有现代物理系,培养为原子能服务的人才。钱衡弼回来后和我一起开设了放射化学课及实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703专业教研室,大家干劲都很大,强调边干边学,相互促进。我讲授铀工艺学的课程,主要是从矿石中提取铀。因为我国铀矿并不多,提取铀是很复杂的工艺,而且要快,所以我们很多同志就一起开动脑筋创新地去做。
(口述人系原703专业教研室主任,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化学教研室工作直到退休。)
站好最后一班岗
韦世鹤口述唐萍整理
703专业的建设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是学校要建立一个专业,该怎么建,是不是首先要培养一些专家?但703专业当时没有条件走这条路,我们是在全校范围内找相关人员来上课,集中全校力量来完成这项任务。自己先学,学完之后就正式当老师开始上课了。
二是工程物理系里的每个人做的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我们很早开始研制加速器,日本当时也在研制,而我们的水平跟日本可能是不相上下的。
我离开703专业比较晚,最后收摊时还在,有很多实验都是我做的。实验残渣物里含有铀矿物,它是一种粉类,这种放射性物质对环境有不利影响,如果污染了水源,被人饮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为了做好处理工作,专业下马之后,我把这些放射性物质用两个坛子装起来,埋到了喻家山背后,没有留下任何伤害性的隐患。
(口述人在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机二系铸造教研室工作直到退休。)
在战斗中成长
沈其文口述李旭玫整理
到703专业后,我承担的任务是白手起家建立原子能材料实验室。为粉碎含铀矿石,我和韦世鹤到机械厂铸造车间自己铸造了一套类似舂米用的锤子和锅,用手工进行粉碎。粉碎之后的粉末需要进行萃取,按规定是需要用仪器设备的,我嫌吸管太慢,就直接用嘴巴去吸。这被王海龙老师看到了,他“啪”的一声就打落了我的手。
印象深刻的另一件事,是去黄石龙角山铜矿开铀矿建实验室。我们招了一批学徒工,年纪只比我们小两三岁。学徒工是工人,一个月有三十六斤粮食;我是留校的女老师,只有二十三斤半;男老师是二十六斤半左右。可我们干的是体力活,每天挑砖挑瓦,从山下到山上盖房子,体力消耗非常大。学徒工半个月就把一个月的粮食吃完了,赖在床上不起来。带队老师召集开会,把我们剩下的所有粮票都拿出来,大家一起分着吃。就这样,我们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早饭和午饭。晚上就到山下去买包菜叶子,没有油,我们就买些酱油回来,放点盐凑合吃。为了填饱肚子,我每顿吃两大缸菜叶子,没几天就发现大便不通,又只得再吃泻药。
专业下马时,学校通知我们回校,我再回到矿上收拾行李时,发现我所有的东西包括被子都被矿工拿走了。返校后我继续在铸造专业读书,没有被子,只好和女同学一起搭伙睡到毕业。现在回忆起来,酸甜苦辣什么都有,但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是在战斗中成长的,为703专业做了应做的工作。”
(口述人在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机二系铸造专业学习,毕业后留在原机二系金工教研室工作直到退休。)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闻立标口述唐萍整理
要说我们的贡献,那就是在创造703专业的实验环节方面,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
1958年,我下到工厂里工作了两年。第一年全部劳动,第二年开始半工半读。1960年初,学校要求大家回校读书,我得以返校继续学习铸造专业。有一天,我和同学正在宿舍学习,有人跑来通知我们去东一楼开会。去之前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事,后来在会上就宣布说要把我分到工程物理系去。刚开始我觉得自己是学铸造的,不想去这个系,李再光老师就给我做思想工作,他说:“国家要变,我们个人怎么办呢?”听到这话,我立即表示:“当然也要变!行,这么分就这么分。”
说实话,后来真的很艰苦。刚开始到龙角山铜矿开铀矿时我们住在半山腰一个原先地质队留下的破房子里,距离山上400多米。因为我参与设计工作,所以每天都要上下山,走很久的路。
当时出现过一个特别危险的情况,差点没命了。由于对那里的地形一点都不熟悉,有一次我正在下楼梯,“哗”地一声,地就陷了下去。原来那个走道下面是放矿漏斗,而我正好在斗的上方。好在他们努力把我拽了上来,如果真掉进去,那就被活埋了,尸体都找不到。到现在,我还会做这样的恶梦。
703专业“寿命”虽短,当时教的那些学生也经常换专业,感觉有点乱,但是从思想上看,我们真正做到了满足祖国的需要。我后来买了本书,在书页上写了一句话:“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这是我自己从中得到的最大体会。
(口述人在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机二系铸造专业学习,毕业后留在原机二系铸造教研室工作直到退休。)
敢于竞争敢于去做
袁礼明口述唐萍整理
回顾工程物理系的那段历史,我们学校应该是经验丰富,教训深刻,有得有失。我觉得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原华中工学院在那个时候敢于去做。
703专业刚成立时,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没有师资、没有学生、没有实验条件……虽然条件不够,但我们不怕,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埋头向前。我觉得这种精神是很了不起的,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新开设一批专业,狠抓教学质量,大量引进人才……这是学校一贯传承下来的精神。
我时常想,1953年建立了一大批学校,为什么我们学校能跑在前列呢,就是因为我们“敢于竞争,善于转化”“敢于去做”,这就是华中大的精神。
(口述人在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电机系学习,毕业后留在原电机系工作直到退休。)
牢记自己是一块砖
彭贤柱口述唐萍整理
1960年年底,我被派到北京大学化学系进修放射化学,直到1962年才回来。
我们那时的口号是“要服从组织分配,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我牢牢地记住“我是一块砖”,国家需要我,我就得去。开始学校并不是让我去放射化学任课,而是研究火箭原料,化学老师丁诗健还专门给我一人补习有机化学这门课。后因为国家需要,学校的火箭专业下马了,就把我调到了703专业。对此,我也欣然服从安排。
我在703专业待了还不到一个月,学校就把我派到北大化学系进修放射化学了,所以有关703专业的很多事情我都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去黄石龙角山铜矿开铀矿,在艰苦的条件下建立实验室。当时我想着等我学成归来,就跟他们一起战斗。可等我回来时,工程物理系已经下马了,我就回到了化学教研室。
(口述人在703专业下马后,回到原化学教研室工作,文革后到原固体电子学系工作直到退休。)
本专题图片、文字均由校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