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6日,我系教师探望原工程物理系教师徐辉碧、杨叔子夫妇。徐辉碧老师讲述了我校当年创办工程物理系,开展原子能研究的精彩往事。杨叔子院士在自传《往事钩沉》上签名并赠送我系。
(徐辉碧自述)1962年3月,为解决杨叔子和我两地分居的问题,我从北京调到原华中工学院工作。因我曾从事过重水研究,故被分配在新设的工程物理系原子能材料专业任教。我和703专业的同学相处的时间是在1962年至1963年。除了为他们上过一门专业课外,还参加了毕业分配工作。(徐辉碧系化学与化工学院退休教授,曾任703专业教师、原化学系系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杨叔子(1933.9.5— )
机械工程专家,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倡导者。1933年9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80年成为湖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1991年荣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首位院士,1993~1997年任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学)校长。
【资料】
1958年11月24日,原华中工学院创办工程物理系(当时对外称“7系”),设实验核物理、原子反应堆工程、放射化工和金属物理等专业。1961年,由于专业耗资巨大等原因,该系被调整下马。其存在时间虽短,但仍培养出一批在核工业和其他战线上成绩卓越的人才。该系培养的青年教师也转到其他相近专业,成为各单位的骨干,为我校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工程物理系在建设过程中困难重重,老一辈华中大人团结奋斗、顽强拼搏。通过走访亲历当年建设发展史的一批教师,我们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18年11月24日,我校举办了华中科技大学核学科创办60周年座谈会暨核学科发展论坛,潘垣院士、黄素逸老师等参加活动。

参见: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追忆工程物理系建设发展始末
http://hustxb.cuepa.cn/show_more.php?tkey=&bkey=&doc_id=940043
杨叔子院士与徐辉碧:“极简主义”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