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花-记华中科技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系女性教师群体

作者: 时间:2017-11-05 点击数:

 

曾几何时,“女博士”被称为第三类人,而大学女教授则往往给人以一种“灭绝师太”的印象。但可曾知道,在华中第一理工科学府-华中科技大学的能源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系,隐藏着一支优秀的青年女教师队伍,正朝着我省重点科技领域,少有人敢问津的尖端学科“核工程与核技术”学术高峰进发。

200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而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省就就中广核集团在咸宁市大畈镇启动了全国首批、全省第一个核电站项目。

核电站的设计和安全运行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工程问题,是工程学科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之一。2005年以前,全国也仅有屈指可数的高校开设有核工程专业。2010年,这个专业落户工科整体实力一流的华中科技大学。

在为数尚不多的该专业师资中,就有一半是优秀的青年女教师,她们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核工程系副主任黄晓明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博士后徐乐瑾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邓程程讲师。究竟是什么让这几位优秀的青年女科技工作者投身这项艰难而伟大的事业呢?

黄晓明副教授,2004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8年至2009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航空航天与机械专业担任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国家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反应堆安全壳密封结构的分形理论和泄漏机理,2016-2019,71.8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毛细相变回路中的界面波动问题及其稳定性研究,2012-2014,25万元。

曾获奖励:

2014年 湖北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工科组 优秀奖

2012年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

2010年 能源学院优秀党员

2006年 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大奖赛一等奖

徐乐瑾副教授,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学位,2012-2016年为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放射性废物处理及水污染控制技术,先后主持和参加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在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截至2016年6月,SCI总引用900余次,单篇引用最高142次;出版英文专著一章节;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其中8项已授权。

曾获得清华大学综合优秀一等奖。

邓程程讲师。2014年获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博士,2012- 2013,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主要为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核电站安全分析和仿真模拟、核材料多尺度模拟研究。在权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十多篇学术论文。

主持国家级项目:

1. 核用碳化硅复合材料的界面热导优化及辐照环境下的导热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5万元,2017-2019.

曾获得

清华大学综合一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教学竞赛二等奖

林一歆副教授,研究领域为工程热物理与薄膜光电材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已在国内外权威杂志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2009年获得武汉大学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学位; 2011-2012为日本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太阳能化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2012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

主持国家级项目:

1. “电沉积法制备铜锌锡硫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硫化机理和光电性能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2013-2015

龙妍副教授,布依族,曾任工程热物理党支部书记。2009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主持国家级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能耗行业中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研究;

所获奖励

2010年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党支部书记;

200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2004年《能源科学导论》获校级精品课程

2004年《能源课程系列教材》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Copyright © HUST 核工程与核技术系.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1037号  邮编:430074